基层团组织委员,如何体现先进性,发挥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作用?近日,团县委针对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制定团组织委员设岗定责管理机制,以“设岗”“履职”“激励”三方面为抓手,为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一、合理设岗,明确工作目标
根据设岗定责原则,各级团组织委员根据工作实际自行制定2条以上重点工作任务,并牵头安排组织实施,签订年度团干部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书,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
“以前团的工作很少参加,对于团委委员的职责认识较为模糊,认为只要配合团委书记完成工作任务即可。如今根据设岗定责原则,作为一名团委委员,也着实找到了存在感。”保义镇团委委员石帅说道。他认领的岗位是做好青年创业贷款贴息工作,每年摸排不少于一名满足条件的创业青年进行申报,缓解青年创业者创业初期资金难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这让石帅“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不仅拉近了和本镇创业青年的距离,也为本乡镇的广大青年创业搭建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发挥了作为一名团委委员的职责。

二、加强指导,增强履职能力
各级团组织委员根据负责的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定期总结自己履行职责情况,每年向团组织书记进行书面或口头述职。团组织书记要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和管理,了解委员履职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加以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涧沟镇顾楼村团支部委员徐中楠认领了“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后,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准备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青少年自护教育,增强青少年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护能力。
“自从组织策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镇村里的青年团员们更积极了……”“今年是建团100周年,我准备召集镇里的团干部们策划筹备有关活动……”在三觉镇团委办公室,团委委员们都争先恐后的说起自己在各自岗位上的做法。
如今团委委员已逐渐成为团支部的中坚力量和团组织书记的有力帮手,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好样子,有效促进了基层团组织换发新活力。

三、推优评先,激发工作热情
团县委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总结、宣传和推广各级团组织在设岗定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的基础上,创新“推优评先”模式,由基层团组织书记上报年度履职优秀的委员、团干,县级团组织综合考量政治表现、工作业绩和工作作风,择优向地方党委、组织部门推荐使用,积极营造人人学模范、个个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以往,大家都是埋着头默默无闻干工作,这次通过给委员设岗定责,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工作责任意识,而且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团干部向组织部门择优推荐,也是对他们工作的激励与肯定。”团县委书记李媛媛说道。
“忙”了委员,“利”了青年。根据岗位设置,分层分类对团组织委员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工作目标,各级团组织委员在他们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真正让他们在精神上有动力、工作上有压力,最大限度激发了团委委员的先进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解决了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的难题。
皖公网安备34040002000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