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展青年工作覆盖面,推动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走深走实,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寿县县委坚持“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坚持“全面化”摸排、开展“精准化”指导、聚焦“常态化”服务,不断推动社会领域团组织建设工作扩面、提质、增效。
摸排全面化,筑牢“基本盘”。联合县委组织部、县非公工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的实施方案》,制定团员管理台账,摸清青年数量,明确组建条件,加强思想引导。探索成立联合团支部,在不具备设立团组织的单位明确分管青年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络员,延伸工作触角。做好“千联万聚常引”工作,累计摸排并挖掘149名新兴领域青年人才,并设立联系台账。通过“党建牵动”“园区带动”等方式加强对“两新”组织和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的组织覆盖。截止目前,共建立社会领域团组织752个,其中非公领域团组织164个。
指导精准化,激发“新动能”。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提高“两新”领域建团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行动,组织青年讲师团、青年典型进企业、进基层开展专题宣讲50余场。广泛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社会领域团组织引领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选树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推荐社会领域优秀青年成为县团代表、县青联委员等,激发工作热情。积极打造非公团建示范点,3家非公企业团支部被成功认定为淮南市“五好”团组织。推荐非公企业团组织参加第十届“青苗杯”安徽省项目资本对接会并荣获银奖,共青团工作与企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服务常态化,提升“鲜活力”。指导各团组织结合实际打造实体化“青年之家”,并与“党建阵地”“团属阵地”共建共享。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到“青年之家”报道,参与文明创建、社区青春行动、爱心暑托班等志愿服务,增强团组织活力。搭建县乡村三级“微信塔群”工作平台,建立流动团员台账,实现团组织与青年的“零距离”交流。动员青年志愿者、青年企业家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捐资助学等,有效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做好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近年来累计帮助399名青年创业者申请、发放贷款财政贴息342.69万元。
下一步,团寿县县委将继续从组织动员、引领指导、深化服务等方面发力,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探索社会领域团组织联系培养新模式,持续提升社会领域团组织覆盖率,增强团组织工作活力,推动社会领域团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