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年轻干部应当在工作中不断汲取养分,摆正心态,在“玻璃心”“得失心”“名利心”三种“心态关”中寻找自我,修炼自我,以踔厉奋发的姿态奏好“青春之歌”,勇毅前行。
告别玻璃心,以过硬本领挑起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从二〇二二年到二〇三五年,现在的青年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二〇三五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你们年富力强,将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担当重任。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一些“三门干部”碍于自己“胆子小”、“面皮薄”,害怕“犯蠢”、“出错”,受到领导批评,从而面对困难选择“逃避”或“不懂装懂”,让自己失去了在一次次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广大年轻干部当认识到每次“出错”的经历都是未来道路上快速成长的“铺路石”,要告别玻璃心,及时调整心态,更正错误,不因为暂时的失败,失去重新上路的勇气。同时要适时复盘总结,在复盘总结中不断萃取经验,提高专业素养,练就过硬本领,升级实力“软件”,保证“错误只犯一次”,培养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能力,才能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时代使命中肩负着时代责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
放下得失心,以砥砺奋斗扛起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一些年轻干部只看重眼前得失,面对工作挑挑拣拣,畏畏缩缩,追求工作的“性价比”,不敢“挑担子,”只愿做显功,不愿做潜功。广大年轻干部要辩证地看待“得”与“失”的关系,要明白一时一事的得失并不能诠释个人人生,要目光长远,把暂时的“失意”当作考验,把短暂的“失落”看作磨砺。当认识到今天顶上,明天顶上,以后就顶上了;今天算了,明天算了,以后就算了,要带头做到深入工作第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扑下身子察实情、沉下身心解难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把奋斗作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把“群众满意”作为“最大政绩”,
收起名利心,以崇高理想坚定复兴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年轻干部: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一些年轻干部的就业名利观念比较强,认为进入体制内就等于端牢了“铁饭碗”,以升官发财为追求,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出现模糊,忘记了公务员是群众的“贴心人”“勤务员”。广大年轻干部要正确对待“名”与“利”,要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社会需要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明白“名”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获得的,“利”是通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为人民服务获得的。要站得更高、想得更深、谋得更远、干得更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坚定民族复兴信心,找准定位,彰显价值,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