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的广袤大地上,有一处静谧之地——小甸集特支纪念园。这里是历史的缩影,是革命先烈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代代中共党人心中不灭的记忆。
夏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踏着历史的足迹。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翠绿的草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位于安徽省寿县小甸镇的小甸集特支纪念园,曾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祖辈辛勤夜不眠,严君整日重担肩。频遭歉岁难温饱,那堪兵燹苦连年。国事纷纭病夫态,山河破碎不忍看。寻求真理狂澜挽,展望神州换新颜。”小甸集特支纪念园的故事,始于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小甸集特支纪念馆陈列室,一栋茅草屋记录了小甸集特支成立时的场景。1923年冬,寿县的党员们在一盏煤油灯下,在画有镰刀、锤头的旗帜下,举起拳头庄严宣誓,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不仅是安徽革命史上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活动的重要见证。
在这片热土上,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轻的曹蕴真,作为黄埔军校的毕业生,积极投身于革命的事业中,曾在寿县从事农民运动,筹办中山学校,奔赴武汉参加北伐。去时,尚是少年之身,血肉之躯;归时,已是报国之躯,英雄之魂。他却说:“没有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就不能换取革命的胜利。我把青春献给党,革命的鲜花会开得更红。”毛泽东评价其“对革命有过卓越的贡献”,周恩来赞扬他“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
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土地革命中,寿县成立安徽最早的中共县委,划入安徽第一暴动区域。寿县籍党、团员在全国各地开展革命斗争,并于1931年春发动震动江淮的瓦埠暴动,推动了周边地区的革命斗争。瓦埠暴动在政治上、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在皖北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它揭开了党在寿县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有力地配合了大别山红军的战斗,起义中建立的游击队一直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斗争,并推动了周围地区的革命斗争。
小甸集特支的成立以及小甸集地区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为寿县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安徽早期共产党革命运动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创造的彪炳千秋、名垂后世的光辉历史必将为我们永远铭记。近百年前,一批革命志士将革命的火种带到这里,由此形成燎原之势,在安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作为安徽省内党的火炬最早点燃、党的旗帜最早举起的地方之一,小甸集特支的成立为我党早期党的组织和发展创建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了一批革命力量,他们对党忠诚,敢为人先,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燃烧青春力量。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光辉榜样。正是一代又一代忘我的中国共产党人投身革命事业,我们才有民康物阜、辉煌奋进的今天。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前行之路。如今的小甸集特支纪念园,已经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当代青年应以史为鉴,铭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弘扬“勇于革新,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绽放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