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暑期留守儿童“看护难”问题,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迎河镇团委推出“爱心暑托班”公益项目。7月15日,由3名返乡大学生和镇机关青年团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在肖严村二楼会议室正式开班,首批招收的20名留守儿童将在暑期的课程中享受作业辅导、艺术培养等暖心服务。
多方联动,打造留守儿童“第二课堂”
走进肖严村二楼会议室,崭新的会议桌椅摆放整齐,墙上贴满彩色手绘课程表,二十名孩子正伏案书写暑假作业,三名佩戴志愿者袖标的大学生、镇机关青年志愿者穿梭其间轻声答疑,这是迎河镇爱心暑托班的日常场景。
精准设计,破解“教育真空”难题
课程表显示,暑托班实行“半日制”管理模式:上午为作业辅导时段,志愿者们针对数学应用题、语文字词书写、英语单词记忆等薄弱环节进行“一对一”攻坚;下午则开设绘画、手工、音乐等艺术课程,每周五还安排防溺水讲座、红色故事会等特色活动。
青春汇聚,乡村振兴有了新活力
在志愿者队伍中,00后青年成为主力军。大学生们特意推迟了暑假旅行计划,“能用专业知识帮助孩子们,比旅游更有意义”。镇青年团员则发挥特长,带孩子们用画笔颜料绘出乡村振兴主题微景观。
从留守儿童专注的眼神里,从镇机关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被汗水浸湿的后背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迎河镇这场“小而美”的暑托班,既解除了务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也为青年服务基层搭建了舞台。据悉,迎河镇正计划将暑托班纳入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未来拟推广至更多乡村,让爱的种子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