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青〔2011〕10号
寿县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
各乡镇团委:
为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省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视频会议和团市委《关于全面推进我市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经县委分管领导同意,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的
1、探索基层共青团组织格局的新模式,合理配置各乡镇团委班子,增强工作力量。
2、拓宽各乡镇团委有效联系青年的渠道,丰富有效服务青年的内容,强化有效凝聚青年的手段。
3、总结探索各乡镇团委整合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渠道,尤其注重发挥乡镇团委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探索上级团组织向基层团组织倾斜工作资源和力量的有效途径。
二、主要目标任务
工作目标:至2011年底,实现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并逐步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团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乡镇团组织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中的“桥头堡”作用。
工作任务: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调整充实乡镇团的委员会,设计乡镇团组织主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
(一)调整各乡镇团委班子,增配团委副书记、委员。
1、调整对象。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实现乡镇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全覆盖。
2、选配流程。调整团委领导班子应首先征得各乡镇党委同意,并由其主导选配工作。工作程序一般应包括政策制定、成立组织机构、宣传发动、人选推荐、确定正式人选、组织研究、任前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等环节。因我县乡镇团组织已按“1+3+X”模式进行配备且在届中,各地可根据实际确定具体环节。
3、选配规模。各乡镇团委须配置副书记2-3名,原则上不宜超过3名,整体委员数应在9-21人之间,均可根据辖区内团员青年人数作相应增减。
4、选配原则及结构。副书记及委员结构要有利于形成正确导向、整合社会资源、扩大联系青年渠道、推进重点领域团建和团的重点工作项目,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政治面貌必须是党员(含预备党员)或者团员,要注意农村(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层面、学校(尤其是初中团委书记)层面、少先队(辅导员)层面、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层面、机关(除团委书记外一名)层面副书记的有效配备。选配副书记及委员其个人身份编制保持不变,任期内因工作调整等原因出缺时应及时增补。
(二)加强团干部动态管理,完善团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1、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团建工作,强化对基层团组织的协管,不断充实我县的团干部队伍,团县委决定建立基层团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各乡镇团委书记班子成员的任职、团内调动、免职均必须在报经本辖区(单位)党组织同意的同时,书面报团县委备案。新任团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必须向团县委上报同级党组织任命文件备案。
2、明确班子职责分工。要明确各乡镇团委书记班子成员、委员的职责分工,分工应充分考虑团干部的特点、专长及身份性质。新增配团委副书记、委员工作考核由各乡镇党组织领导进行。
(三)找准功能定位,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全县基层团组织作用。
各乡镇团委应着眼统筹本辖区(单位)内组织联建共建、队伍共同培养、项目分类实施、阵地共建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作用整体发挥。在团委统筹下,以项目为牵动,发挥村级团组织在服务中心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以开展辖区内团组织共建为主要形式,充分发挥辖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延伸组织覆盖面。
各乡镇团委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探索由专兼职团干部共同参与的月工作例会制度,特别是保证增配团干部能够有效参与团委的工作决策;要建立培训和激励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团干部特别是新任的团干部进行团内业务和相关学科知识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在联系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中所必须的能力和水平,对优秀兼职团干部,要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可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的推荐以及团内荣誉的评选等方面进行考虑。使广大团干部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为共青团多作贡献。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乡镇团委要充分认识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确保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到位;要及时制定综合性的工作推进意见,组织指导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可持续发展。
2、强化领导。各乡镇团委要紧紧依托党建带团建,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汇报,争取支持,形成良好的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环境。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放宽用人视野、严格选配标准,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选配团干部,使乡镇团组织人员配置和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3、稳妥推进。各乡镇团委要严格按照团中央、团省、市委提出的工作原则,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根据本地、本单位工作形势、工作条件、工作重点的不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扎实稳妥地推进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共青团寿县委员会